合肥市新城小学:劳动实践重构认知,心理护航筑牢防线
金秋未至,研训先行。在“双减”背景下,合肥市新城小学紧扣新时代教师发展需求,于8月28日开展了暑期校本培训第二阶段活动。通过劳动实操演练、心理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全体教师打造成长平台。
劳动教育践真知
在新城小学三楼劳动教室内,一场颠覆传统认知的教育实验正在进行。五十多位教师卷起衬衫袖口,围坐在工作台前——他们中有耕耘在三尺讲台三十余年的老教师,有刚入职的新教师。此刻,副校长朱继武正带领教师们亲手制作动力小船,探索从知识传授者到实践学徒的转型,教师们笑称“重拾学徒时光”。当集团校党总支书记余华第三次将船板锯成波浪形时,他擦着汗笑道:“三十年教龄,今天才懂什么叫因材施教。这种身份解构产生的认知冲击,正是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教育者通过亲历实践困境,得以重构对知行合一的理解,也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全新视角。这种亲手把错误变成艺术的过程,恰是劳动教育最生动的教案。”
活动尾声,教师们兴奋地展示劳动成果,执行校长王国建抚摸着船体上的刨刀痕迹总结:“我们既收获了实践技能,更重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标准答案,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理护航筑防线
针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势,该校于8月28日上午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专题培训。心理专职教师万小雨以《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干预方法》为题,通过"理论+实践"的立体化培训模式,系统提升教职工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培训基于权威数据与典型案例,聚焦风险预警信号、科学评估方法和干预沟通技巧三大核心内容,目的在于系统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能力。同时,万老师还利用“小剧场”的方式,引导老师们认知共情,“这件事让你很难受吧?”等回应建立信任,再通过开放式提问:“发生了什么让你有这种感受?”引导倾诉。针对风险谈话强调“不回避、不评判、及时上报”的原则。通过真实案例演练,老师们反馈已掌握“观察-评估-沟通”标准化流程。下一步,学校将建立心理危机三级预警机制,切实筑牢校园心理安全防线。
第二阶段的培训既有劳动教育对教学思维的颠覆,也有心理健康干预能力的夯实。新城小学通过沉浸式、实操性的研训设计,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为新学期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图文/合肥市新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