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全方位提升“美育”育人质量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这句箴言蕴含着“东方美学”——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句箴言也道破了美育的真谛——它既是个人心灵的雕琢,更是文明薪火的传递。
美育,作为心灵的灯塔,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自古以来,美育便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近年来,铜陵市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中,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教育工作,厘清对美育的功能定位认识,积极导入各类美育资源,让学生们与美共舞,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向美而行。
从认识美开始
“哇!果汁居然能作颜料!”前段时间,铜陵市田家炳小学翠湖湾校区举办了首届“杨梅节”,活动现场,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亲手采摘、现挤的杨梅汁作颜料涂鸦,当宣纸上晕染出了夏日最鲜活的色彩时,孩子们禁不住发出一声声惊叹。
这样充满创意与趣味的美育活动,在该校早已成为常态——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自然艺术课堂轮番上演,每一次探索都是与美的邂逅。
在铜陵市人民小学,该校则采用了另一种方式让孩子们在校园里与美丽撞个满怀。今年5月,该校举办第六届花衣裳节,以"幸福像花儿一样"为主题,倡导全校学生与家人穿上花衣裳,用镜头定格亲情与自然交融的美好瞬间;同时举办花衣裳节文艺汇演,校长、教师、同学们一起穿上花衣裳,共同点亮校园美丽色彩。
“我们希望通过花衣裳这个载体,让孩子感知亲情之爱、自然之美、生活之趣。”铜陵市人民小学负责人表示,当教育像花儿一样自然生长,幸福自然会如约绽放。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近年来,铜陵市广泛搭建各类平台、举办多彩活动,让同学们把“美”从抽象思维中解脱出来,以活泼的色彩、生动的形式,助力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声音、色彩、形状、形式等不同形态的美。
“学校举办的‘花衣裳节’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学校通过校园环境、课程教学及校园活动等各种途径让孩子们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与孩子一起参与到铜陵市人民小学“花衣裳节”活动的该校学生家长刘女士表示,一个活动的举办让她感觉美育不仅是在音乐、美术课堂中存在,还在于日常、在于生活中。
在体验中感知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6月27日,铜陵市第十中学衡山路校区的音乐教室里,清亮的枞阳腔(吹腔)唱段破空而出。在专业戏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轻启朱唇跟唱婉转曲调,舒展双臂摹习水袖翻飞,将省级“非遗”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铜陵首批10所枞阳腔校园传承基地之一,该校成立戏曲枞阳腔社团,吸引近百名学生报名,由专业教师驻校开展从“咬字行腔”到“手眼身法”的系统教学,并且排演了《醉卧长安》《百花赠剑》等经典剧目。
“以前听着晦涩,现在自己也能唱上几句了。”学生徐冉感叹,亲身参与才能更好地感知艺术魅力。
在铜陵市第一中学,“中国古代青铜焚失法铸造技艺”省级“非遗”技艺传承人赵敏走进课堂,通过现场演示、分步拆解工艺细节,带领学生揭开青铜文明的千年密码。
“我们依托社团平台,开设‘非遗’研习课程,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触摸文化根脉。”该校教务处主任毕茂荣表示,通过沉浸式体验,能让“非遗”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校校有特色,样样润人心。除去各校自主实践外,铜陵市教体局将“美育”纳入课后服务范围,沙画创作、剪纸技艺、陶艺塑形、戏曲表演等特色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铜陵还构建常态化美育展演体系,从班级展示到校级竞赛,从社区巡演到“云端”展览,为每个孩子搭建展示舞台。
铜陵还深耕本土文化富矿,将千年“铜文化”的厚重底蕴、“枞阳大鼓书”的说唱艺术、“东乡武术”的刚劲风采等,精心转化为校本课程体系。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创新对话,不仅让古老“非遗”在校园焕发新生,也让孩子们感知了人文美、技艺美。
于实践中奔赴
在铜陵市美术馆的展厅内,泥捏的青铜纹饰泛着古朴光泽,剪纸作品在灯光下投出灵动的影子,鱼灯、掐丝珐琅、扎染等非遗技艺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仿佛一条穿越古今的时光隧道。
“这是我雕刻的哪吒台词版画砖,每一刀都要顺着木纹走,就像在和木头‘对话’。”铜陵市郊区灰河乡五洲小学的学生刘维墨轻轻抚摸着凹凸有致的文字墙作品,脸上满是自豪,“用非遗版画刻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感觉传统文化和电影里的英雄都活过来了!”
“我们希望让孩子们真正触摸艺术的温度。”铜陵市教体局美术教研员邢鲍国介绍,该市以“班级普及-县区集中-市级展演”三级平台为骨架,构建起了覆盖全员的美育成长阶梯。同时,依托“铜有强师、铜有优学”教育品牌,丰富“美育”课程体系、提升“美育”教学水平,并通过班级互动、校级联展、区市精品展演等多层次活动,让艺术浸润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近年来,铜陵市“美育”成果丰硕。在艺术展示方面,构建起全学段、全覆盖的展览矩阵:义务教育阶段举办了少儿六一艺术展、中小学生实践艺术展;高中职业教育阶段推出首届职业学生艺术展。今年,该市还创新开展首届音乐、美术教师艺术展演,形成师生同频、学段衔接的艺术生态。
在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铜陵市学子勇夺影视类、手工艺制作等多个一等奖项,彰显卓越艺术素养。该市还通过“审美高级化、寻美身边化、创美生活化、传美普及化”四大路径,持续深化“美育”改革,推动审美教育从技能培养向价值塑造进阶,全方位提升“美育”育人质量。
从艺术课堂上的灵感迸发,到校园文化节里的才情展示,“美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化作学生笔下灵动的线条、舞台上飞扬的舞步、琴弦间流淌的旋律,助力他们在成长之路上,既拥有仰望星空的浪漫情怀,又具备脚踏实地的坚毅力量。涵养心智、陶冶情操,“美育”正在为青少年点亮心灵之光。
(徐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