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科大学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建品牌化建设
赣南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机关第三党支部)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部门围绕中心工作,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部门使命任务,以打造“红宣铸魂·融聚力量”党建品牌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构建“12345”党建工作体系(即1个核心品牌、2大服务平台、3维融合机制、4类特色载体、5项长效机制),推动党建与宣传工作深度融合。
自机关第三党支部构建“12345”党建工作体系以来,阶段性成果显著。
紧扣1个核心,把稳思想之舵。以“强化政治引领”为核心,将“红宣铸魂”贯穿始终。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论文等内容,引导党员结合工作谈体会,谋发展。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刻领悟“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宣传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为品牌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依托2大平台,拓宽服务渠道。充分发挥“线上云平台+线下实践基地”2大服务平台作用,打造“指尖上的党建课堂”与“沉浸式教育阵地”,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红色故事,党建动态等内容。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便捷性,实现党员教育“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在线下,建设党建文化长廊、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等实体平台,组织党员开展现场教学、自愿服务,主题展览等,通过深入挖掘并巧妙借助党建工作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精神内涵,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结合的多元传播方式,展示学校发展的外部“大环境”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小环境”,凝聚起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党建工作从“云端”延伸到“身边”,扩大品牌影响力。
深化3维融合,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党建与业务、队伍、文化”3维融合机制,实现“融聚力量”的目标。在党建与业务融合方面,成立党员先锋队伍,党员先锋岗位,在重大主题宣传、舆论引导、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宣传业务的实绩。在党建与队伍融合上,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传帮带等活动,提升宣传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在党员与文化融合中,培育具有宣传特色的党建文化,提炼宣传部的精神、价值观、营造团结协作,推动党建与宣传重点工作同频共振,精心提炼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基因,在红医文化熏陶下,有效增强师生追求真理,自主创新的意识,激励师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卓越。
用好4类载体,丰富实践内涵。依托“红色宣讲团、融媒矩阵、文化惠民、志愿服务”4类特色载体,推动品牌建设落地见效。红色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1000余次,校领导深入二级学院讲党课10次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党的政策理论传递到千家万户,扩大党的声音传播力。依托融媒矩阵,借助前沿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建立统一信息的共享平台,整合学校党建活动的实时动态信息,包括主题党课培训、党员志愿服务、教学成果展示、科研突破进展展示等,推出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影响力的融媒体产品。还积极整合外部优质专家资源,为宣传工作者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积极引入党建研究者进校园,涵盖新闻写作、编辑技巧、传播策略、党建理论解读等,另外还定期举办了经验交流会议,座谈会等,搭建起跨部门、跨层级的交通桥梁。联合学工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开展了文化惠民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外村委会进行文化演出、进行义诊、介绍中草药等活动,丰富了教师和学生的文化生活,拉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宣传工作涉及诸多复杂环节和多元的任务分工,各二级学院、部门主动打破职能壁垒,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结合宣传职能,从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角度积极投入,协同配合,让思想宣传工作者及时更新知识体系,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系列学习相互学习,拓宽工作思路,践行党的宗旨,树立宣传良好形象。
健全5项机制,保障长效发展。通过健全“责任落实、学习教育、考核评价、联建联动、创新激励”5项长效机制,为品牌建设保驾护航。在责任落实方面,明确科室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压实各科室责任人的主体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在学习教育方面,完善党的理论学习教育机制,制定常态化学习计划,推动党员理论学习制度化、规范化。部门定期召开学校党委与各学院、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会议,及时了解各二级学院、部门党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形成“以机制促规范、以规范提效能”的良性循环。在考核评价方面,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同考核,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联建联动,与其他部门、二级学院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整合资源、共享经验,形成工作合力。设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在党建工作和宣传工作业务中大胆创新,对优秀创新成果进行表彰奖励,推动品牌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品牌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通过“12345”党建工作体系的实践表明,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需把握三个关键:一是以系统化思维构建体系,避免碎片化推进,通过“核心引领—平台支撑—机制保障”形成合力。二是立足职能定位找准融合切入点,如宣传工作需突出政治属性与传播规律的结合。三是注重实效性,以师生需求为导向设计载体,让党建工作通过业务实践真正落地生根。下一步,机关第三党支部将持续优化“12345”体系,聚焦新时代宣传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品牌内涵、创新载体形式,推动党建与宣传工作融合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赣南医科大学机关党委第三党支部黄彩霞供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