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善行校园 关爱成长”活动成效显著 慈善文化浸润校园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慈善文化与校园建设融合,2025年4月以来,肥西县慈善总会联合县教体局、县关工委,组建四个调研组,对全县所有6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善行校园 关爱成长”专题调研。活动以“四个一”即阅读一本慈善书籍、开设一堂慈善课程、打造一条文化长廊、组织一次公益活动为核心,通过丰富形式弘扬慈善理念,取得显著成效。
全域覆盖,形式多元。活动覆盖全县14个乡镇(园区)的64所中小学。各校立足特色,广泛开展慈善绘画、主题班会、义卖募捐、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并通过设立慈善书角、文化长廊、撰写读书心得等方式,将慈善理念融入日常教育,营造了“人人参与、校校行动”的浓厚氛围。活动成效显著:累计募集善款逾8万元,建成慈善文化长廊12处,举办特色公益实践30余场。活动还有效联动家长、社区及企业参与,构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
亮点纷呈,典型引领。涌现众多特色案例:民生小学组织2000余名师生以多种字体同书“善”字,艺术化传递慈善精神;乐平路小学开发标准化“慈善教育课件”;肥光小学将慈善理念融入校园防欺凌教育,倡导“以善养德”。肥西经开区中心学校通过义卖筹集善款定向帮扶新疆皮山实验学校,共捐赠32000元,用于助力皮山学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改善学习条件,其中支教教师周明莉个人捐赠1万元。严店镇中心校表彰20名“纯善少年”并发放助学金;三河镇中心校联合爱心企业持续二十余年开展“金秋助学”,惠及学子百余名。特教学校学生积极参与看望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用行动回馈社会;长镇民族中学打造“行走的慈善课堂”,招募“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深化拓展,未来可期。下一步,肥西县将重点推进校园慈善文化长廊建设,为21所中小学提供资金支持;在偏远学校试点“爱心妈妈”项目;深化慈善微基金等活动,持续营造社会慈善氛围。此次活动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其创新实践为培育“有温度、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县教体局将持续探索慈善教育长效机制,让善行文化在校园扎根深植,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长。(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