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专题研讨“运河思政”育人模式创新工作
6月17日上午,淮北师范大学在滨湖校区行政楼309会议室召开校地文化建设合作暨“运河思政”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李明主持会议。安徽省大运河研究中心主任余敏辉教授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大运河是一部鲜活的、立体的历史文化教科书,曾经流经淮北的隋唐大运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传统的大运河文化与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打造“运河思政”育人新模式,既能激活历史遗产的当代生命力,又能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鲜活的载体。
会议要求,要成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并定期调度,制定“运河思政”育人新模式方案,系统推进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一体化建设,探索“运河思政”建设的新路径、新模式。要聚焦“运河”“思政”两个核心,深挖大运河文化及其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利用多学科融合、实践研学等多种形式和团课、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多个平台,将运河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淮师大“运河思政”育人品牌。
会议听取了安徽省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筹建情况和学校教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运河城市大中小学‘运河思政’交流研讨会”情况。与会人员就“运河思政”方案制定、任务分解、课程设置、项目申报、展览馆建设等相关事宜进行深入讨论。
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研部、图书馆、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大运河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图/方芳 陈旸 董强 谢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