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教科附举办小初高贯通式毕业典礼,十二年制育人模式引关注
以“时光碎片”为线索,串联3年、6年、12年的校园记忆。6月20日,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举办“独一无二的你 一路生花”小初高贯通式毕业典礼,以“时光回溯、岁月铭恩、逐梦启航”三大篇章,立体呈现十二年贯通培养育人模式下的成长全景。这场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毕业典礼,兼具创新性与情感温度的教育实践,作为成都市教育领域的首创,吸引了3000余名毕业生、家长及教育界嘉宾的共同见证。
“从看着他们系红领巾到戴成人帽,十二年时光让教育的种子真正生根发芽。”退休教师的感言成为本场活动的生动注脚。“哥哥高三毕业、弟弟小学毕业直升本校。”活动中,家长代表为学校赠送“贯通育人十二载,铸就栋梁一片心”字画,彰显家校协同的长程育人合力。
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党总支部书记邵开泽表示,从民转公体制变革到十二年一贯制模式创新,学校始终坚持探索高质量教育路径。本次活动以宏大格局与细腻表达,构建了从个体成长到教育生态的立体叙事。当不同学段的毕业生在同一片星空下完成“铭刻成长-致敬师恩-誓言启航”的仪式,其意义已超越典礼本身,这既是十二年贯通培养的成果展示,更是“尊重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你”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温暖而高质量的未来学校”建设,这种贯通式育人模式正为成都教育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这场毕业典礼不仅是成长的节点,更是教育生态持续生长的新起点。
“贯通培养不是学段叠加,而是让教育者看见从童年到青年的完整成长图谱。”青羊区教育局党组书记王一杨表示,当小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在同一场典礼中对话,当教师能追踪学生十二年成长轨迹,这种教育生态正是新时代育人模式的突破性探索。
作为成都市首个实现小初高贯通培养的学校,青羊教科附自2023年转公以来,构建起了小初高一体化育人体系,打破学段壁垒,使知识衔接自然过渡,能力培养持续生长。
据悉,青羊教科附转公两年来,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中录取率跻身成都市前列,教师获奖数量翻倍,学生在科创、艺体等领域呈现多元发展态势。该模式已被纳入青羊区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创新样本。(蔡佩宏)
供图: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