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举行这场论坛
为推动考古学与文物学科高质量发展,服务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日前,西南民族大学文博研究院成立大会暨考古、文物学科建设论坛在该校航空港校区举行。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胜韬,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志岩,四川博物院党委书记向和频,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与来自全国文博行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开幕式上,西南民族大学文博研究院正式揭牌。
“成立文博研究院是学校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优化学科布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西南民族大学地处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巴蜀大地,具有开展文博研究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学科积淀。”杨胜韬在致辞时表示,文博研究院将立足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聚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等学科前沿,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阐释,致力于建设成为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于一体的高水平学术平台,为推动我国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和力量。
“四川是文物资源大省,考古工作成果丰硕,文博事业发展前景广阔。”濮新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西南民族大学在民族研究与文化传承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省文物局将全力支持西南民族大学文博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期待研究院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在考古发掘研究、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四川乃至全国文博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刘志岩、向和频、周志清分别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博物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致辞。他们一致认为,西南民族大学文博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他们表示,作为四川省内重要的文博专业机构,将积极与研究院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人才培养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学术交流活动共办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行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合力推动四川文博事业迈上新台阶。
当日,在会议举行的签约仪式环节,西南民族大学文博研究院与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这一系列重要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西南民族大学与四川省文博核心主管及业务单位开启了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的新篇章,为未来在学科共建、科研协同攻关、人才联合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基础与框架。
在开幕式后,西南民族大学文博研究院院长雷玉华主持召开了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学术委员会章程与工作计划,为研究院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此外,此次大会还围绕“行业文博人才需求及培养建议”和“学科建设经验分享及发展建议”两大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志岩主持了“行业文博人才需求及培养建议”主题研讨,与会各文博单位负责人结合本单位实际,详细介绍了当前行业人才需求状况,并就高校在专业设置、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学科建设经验分享及发展建议”主题研讨由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副院长杜辉主持,来自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在考古学、文物、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中的成功经验、面临挑战及未来发展构想,为我校相关学科建设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西南民族大学文博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文博研究院的成立,是学校优化学科布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关键一步。通过深入研讨,凝聚了行业共识,明晰了学科发展方向,搭建了协同育人和创新发展的高端平台。”西南民族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校将全力支持文博研究院建设,聚焦国家战略与西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传承发展的重大需求,深化与文博行业单位的务实合作,加强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科研平台和实践基地建设,努力将研究院打造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考古、文博研究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博事业繁荣发展、服务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王李科)
供图:西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