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川菜记忆 “近现代川菜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当百年椒麻辛香,凝入字里行间的“老卤”;当灶火油亮的秘籍,升格为国宝级的“档案”——川菜的魂与脉,从此有了国家级的名碟雅韵。日前,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了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由成都市档案馆牵头申报、四川旅游学院深度参与的“近现代川菜档案文献”项目成功入选。据悉,作为四大菜系中首个入选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项目,该项目系统呈现了川菜技艺百年演变脉络、社会文化变迁图景、产业现代化进程以及收录了川菜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教学体系、人才培养等相关档案,其入选既是对川菜文化价值的国家级认证,也是对四川旅游学院在川菜文化保护、研究和传承领域专业贡献的高度肯定。
“四川旅游学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菜烹饪技艺’的保护单位,始终将挖掘、保护和弘扬川菜文化视为核心使命。”据四川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意义重大的申报工作中,该校在成都市档案馆的统筹下,整合校内现有科研成果,充分发挥了校内博物馆、档案馆、校史馆等机构协同参与的资源优势,尤其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川菜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多位专家的智力优势,联合开展档案甄选、学术考证与价值阐释等相关工作,为此次申报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文献与实物支撑,涵盖老菜谱、教学档案、技艺影音、器具文物等多元载体,全面夯实了项目的系统性与权威性,为近现代川菜档案文献的成功入选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我校将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与学术担当,持续肩负起守护川菜记忆、传承文化根脉的重任。”四川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将以此次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川菜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持续完善川菜档案体系,推动川菜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我校将通过系统化的整理与研究,使这份承载巴蜀饮食智慧的国家级文化遗产,不仅得以永续留存于档案库藏,更将深度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助力专业人才成长,促进川菜产业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高校的智慧与力量,让川菜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王李科)
供图:四川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