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生花处 少年展风华——怀宁县振宁第二学校文学社成果丰硕
近日,怀宁县振宁第二学校“花香满径”文学社捷报频传,郑川、张辰睿、赵恬等同学相继收到《少年文艺》《作文周刊》《快乐作文》等杂志社寄来的样刊,至此该校文学社累计已有100多篇作文见诸报端,展现出该校少年以笔为翼、逐梦前行的精神风貌。
笔尖书写生活:在日常观察中培育习作能力
李国学作为该文学社的指导老师,积极倡导“生活即课堂”的理念,积极与校本课程、实践活动深度融合,着力构建“观察-思考-表达”训练体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在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中培育审美感知与思考能力。张辰睿同学观察巴西龟生活的系列日记、程雨萱记录豌豆苗生长的作文,先后在《七彩语文》《课堂内外》等刊物发表,这些作文以儿童视角捕捉生命成长细节,成为该校“生活即课堂”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脚。
传承浸润成长:在文化实践中构建精神体系
该校文学社作品中,儿童成长与文化传承尤为突出。文学社教师李国学,高度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题建构相统一,积极推行相关实践活动。赵恬同学《我是怀宁贡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家乡非遗文化,宁妤熙同学在节日场景中融入文化思考,作文先后刊登于《语文导报》《作文周刊》等省级刊物,用文字梳理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思考文化故事的当代价值,让怀宁地域文化在少年笔下书写出时代新章。
多元创作形式:在表达提升中拓展思维边界
从观察日记到科幻故事,从诗歌到童话寓言;从校园实践活动到校外研学实践,从主题研学活动到“走读怀宁”,文学社成员的多元创作实践充分体现了该校积极倡导的“个体成长-社会思考-责任担当”的价值进阶。刘炜潇同学的图书馆实践经历重构成长意象,王弘扬同学将游戏挑战与团队精神结合,张辰睿同学的《追寻你,雷锋精神》以少年视角解读雷锋精神时代价值等,这些作文先后发表于《鸿鹄文艺》《帅作文》等省级刊物,让学生拓展思维边界,学会用不同形式表达成长中的认知、收获。
少年闪耀未来:在墨韵流芳中奔赴诗与远方
从《七彩语文》到《安徽青年报》,从《课堂内外》到《中国少年儿童》,怀宁县振宁二校学子的文字正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既是该校自建校以来积极践行“以文化人”“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生动印证,更是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实践缩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校将会有澳门皇家赌场_澳门皇家娱乐-【平台官网】:学生以笔为翼、筑梦前行,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文图/胡芳 李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