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润心立德育时代新人——教育强国路上的“铜陵实践”
近年来,铜陵市教育工作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契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五育融合平台,发挥德育在新时代素质教育中的引领性作用,构建内涵丰富的“精神芯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
以德为“芯” 点亮灵魂之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5月13日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诵读声又一次回荡在铜陵市东方红小学校园里,学生们手捧图文并茂的红色绘本,童声阵阵、整齐划一。爬雪山、过草地、强渡大渡河……一幕幕场景映入脑海,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灵,红色基因点亮了学生们的灵魂之光。
育人是学校教学的灵魂。铜陵市第一中学将校歌《北山之歌》融入新生入学礼,当激昂的旋律响起,“弦歌不辍,蔚为国光”的红色精神便在学子心间生根发芽,代代相传;市第三中学的“崔跃勇班级”历经16届传承,革命烈士不怕牺牲的精神化作学子们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五老”宣讲团定期走进校园,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述党的光辉历史,为德育注入温暖而厚重的“银发力量”……
育人也不局限于校园教学。近年来,铜陵市常态化组织青少年开展“追寻党的足迹——红色之旅”研学活动,学生们走出校园,在革命遗址中触摸真实的红色记忆,在红色场馆中厚植爱国情怀。通过构建“校内+校外”协同育人体系,铜陵的红色教育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具时代鲜活度,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实验区建设以来,该市青少年在立体化育人场景中传承红色基因超10万人次。
“我市始终把德育教育融入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实践教育各环节、各方面,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铜陵市教体局局长杨贤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持系统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九大工程”,注重以“立德树人强基工程”为抓手,培育覆盖全市域、贯穿全过程的德育教育生态体系,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目前,该市创建全国文明校园4所、省级文明校园6所。有1所学校获评全国书香校园,3所学校获评全省书香校园,市五中多名学子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中斩获“全国总冠军”。
以德为“帆” 引领人生航向
才智是船,德育是帆,只有帆正船才能成功抵达彼岸。
5月9日上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铜陵市翠湖小学举行,来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的教师,围绕“爱人民”主题登台授课。课堂上,互动问答争先恐后,学生们踊跃举手发言,思维火花不断碰撞。
让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是铜陵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之举。
铜陵市教体局教科所所长、思政课教研员江一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体系创新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自2022年开始,我市通过持续展开‘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教研活动,建立思政学科小初高三级名师工作室,推进‘铜有强师’计划,形成‘百名思政教师上百堂党史课’‘同上一堂思政课’‘思政教师时政述评’等思政品牌,培育出多个领军团队,实现了思政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与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精品‘金课’。”
该市第二中学教师于淑宏作为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初中学段)领衔人,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活动中,与多学段教师合力打磨“我与我的祖国”系列课程,采用情境扮演、辩论赛、社会调研等教学方式,运用AI技术打造沉浸式课堂,在从传统教学到创新育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了澳门皇家赌场_澳门皇家娱乐-【平台官网】:培训和学习机会,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
“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于淑宏表示,自己会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他们的“领航员”。
以德为“基” 培育时代新人
品德是扎根于灵魂深处的“成长基因”。立德树人,就要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在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过程中,铜陵市创新实践,以“行走的思政课”为突破口,巧妙打破传统课堂教育藩篱,将思政教育的阵地延伸至社会的各个角落,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的广阔天地,在鲜活的实践场景中触摸时代脉搏,感悟家国情怀,“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融合,使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学生们广泛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精神养分,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学习榜样的成长历程,锚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走进渡江战役铜陵第一船登陆地,在斑驳的历史遗迹中触摸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踏入高新技术企业,近距离感受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磅礴力量……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上,铜陵市人民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成果惊艳全国。“我们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为学生搭建起全面成长的平台,让他们在书香的浸润、艺术的滋养下,成长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素养的新时代少年。”该校校长谢桂平说。
走进革命遗址,该市第三中学学生姚辰语感慨道:“在这里,我仿佛能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明白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定会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名校枞阳县浮山中学,校史展览馆是新生“开学第一课”的重要课堂,泛黄的照片、珍贵的文物诉说着往昔岁月,激励学子传承先辈遗志;广场上知名学长的宣传橱窗前,学生们满怀崇敬,校园内一幢幢院士教学楼,让大家豪情顿生,榜样就是奋斗目标。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铜陵市连续两年登榜,这是以德育为引领,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注脚。
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钱书瑶从小立志守护长江江豚,她成立兴趣小组编写科普读物,担任江豚保护区红领巾讲解员义务宣讲50余场,还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环保发明创造,获省级大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担当。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朱晴雨扎根家乡姜田,带领团队研究“回南天”现象,探索种姜提产技术,用科技助力本土特色传统产业发展,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创新与奉献精神。
目前,铜陵市已评选出60名市级“新时代好少年”,其中6人获评省级荣誉,2人获得全国荣誉,人数居全省首位。
(文/铜陵市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