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小·榜样教师丨胡春丽:以国风之韵,铸班级之魂
【编者按】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在宜宾市航天小学校,新教育的种子已悄然生根发芽。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是践行新教育理念的先锋。以梦为马,用爱耕耘,为学生成长赋能。让我们透过报道,探寻他们的教育密码,感受榜样力量。今日推出第4期《胡春丽:以国风之韵 铸班级之魂》。
胡春丽,自投身教育事业起,便长期坚守班主任岗位。从初入职场时的生涩与忙乱,到如今的应对自如、游刃有余,她在这一过程中倾注了满腔爱心,挥洒了无数辛勤汗水。正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炽热热爱,她方能无畏艰难,一路坚定前行。
多年来,胡春丽在班级管理领域潜心探索,其成果不仅赢得了学校领导与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和赞赏,还为她带来了诸多殊荣。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她深感欣慰的是,自己所学得以充分施展,成功将所带班级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中国风”班级。
创意构思的巧思者
当胡春丽决意打造“中国风”班级时,脑海中瞬间勾勒出一幅清晰蓝图。从班名、班徽的设计,到班级口号、班服的确定,再到教室的整体布置,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她的智慧与巧思。胡春丽出生于7 月,自幼便对荷花情有独钟,喜爱其高洁美丽、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因此将班名定为“小荷中队”,并配以“夏作娇花秋成藕,有花有果有风骨”的班级口号。在教室布置上,她精心挑选具有古典韵味的书法、字画悬挂于墙上,让孩子们一踏入教室,便能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图书柜上,古朴的陶瓷花瓶等摆件错落有致,这些细节无一不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得班级氛围别具一格,孩子们的言行举止也愈发显得儒雅谦恭。
审美创造的践行者
在挑选“中国风”元素装饰班级时,胡春丽深知色彩搭配与物件摆放对于整体效果的重要性。她巧妙运用红、黄、金等传统而大气的颜色,让教室既散发着庄重典雅的气质,又不失活泼灵动。每一处装饰的位置,都经过她反复斟酌,力求达到视觉上的唯美与整体的协调统一。如此精心布置下的班级,宛如一座小型的传统文化艺术展厅,深受同学们和其他科任老师的喜爱。以教室后墙的黑板报为例,主题“大美华夏,小荷竞芳”下,布置了中华传统礼仪、四大名著、文房四宝、古代名人名言等丰富内容,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组织协调的引领者
组织协调能力是胡春丽打造“中国风”班级的关键所在。她积极引导同学们参与到班级“中国风”建设中来,开展书法小组活动,鼓励大家练习硬笔、毛笔字,并将优秀作品展示在班级的书法墙上。同时,她还带领同学们一起制作传统的剪纸作品、中国结、绘制国画等,用以装饰教室。
本学期开展的“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在她的引领下,孩子们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果展示精彩纷呈。活动过程中,她合理协调孩子们的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让大家满怀热情地投入其中。这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更让“中国风”与中国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
文化传播的推动者
打造“中国风”班级,不只是为了营造独特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真正了解、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将这份热爱融入行动、根植于心。胡春丽充分利用班会课、语文课、晨诵午读等时间,为同学们讲述历史故事、历史名人轶事以及诗词背后的精彩故事。她还组织全班诵读名篇《爱莲说》,共读经典读物《弟子规》,引导同学们学习古代儿童行为规范,并辩证地加以采纳,践行传统处世礼仪。通过这些举措,让“中国风”班级拥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同学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愈发浓烈,而胡老师也深感自己的努力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
胡春丽常说,她庆幸自己的这些爱好和专长能在班级打造中发挥作用。未来,她将继续砥砺前行,助力班里的孩子们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图/文 宜宾市航天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