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路登峰变为先,育才为学出新章 四川大学举行这场研讨会
“国因时势而迁移,则学亦宜从时势而改变。”4月11日,由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指导,四川大学主办的“面向未来和数智赋能的学习范式、教学方式与培养模式变革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近1500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参会。此次会议,是为回应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全面挑战而进行高校教改挑战的一次主动尝试。
推出“AI行动三部曲”
助力AI应用健康有序发展
在会上,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谢亮冯和四川大学副校长游劲松教授先后致辞。谢亮冯表示,“数智技术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游劲松则表示,“高校必须主动迎接技术变革,重塑育人生态。”
同时,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党跃武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融合式教育的四川大学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宣布,四川大学正式推出“AI行动三部曲”:推出以AI赋能为特征的《四川大学人工智能素养教育嵌入本科教育教学行动》;建设以创新使能为特征的“4个100”人工智能+赋能一流本科的融合式教育系列改革项目;全面实施以改革善能为特征的《四川大学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一流本科建设行动计划》和《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规范》。“其中,新推出的《四川大学人工智能深度赋能一流本科建设行动计划》主要包括典型示范性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通识性人工智能素养体系建设、探索性大规模智慧课程群建设、立体新形态智慧教材体系建设、应用型智慧教学服务系统建设和可持续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建设‘六大任务’。”
“刚发布的《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工具应用规范》为培育AI3H素养即‘好头脑(睿思,Good Head)’‘好手脚(巧手,Good Hands)’‘好心肠(向善,Good Heart)’从禁止使用、限制使用和鼓励使用三个方面提出目前国内最完善的AI工具应用要求和具体方式。”党跃武表示,“我们要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时,充分遵循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引导师生树立‘敬重科学、敬畏道德、公正可信、透明可控’的AI应用价值观,确保AI应用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多位专家建言献策
献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其间,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实践与创新成果: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沈火明从宏观视角剖析了数智时代课程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丹展示了“AI+专业图谱”的实践案例,通过贯通“教、学、管、评”全链路,推动个性化教育落地;南昌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曾勍炜介绍了由DeepSeek技术支撑的“香樟智答”系统,以可信问答与知识管理助力教学效率跃升;东南大学副教授张勇分享了GAI的兴起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基于超星泛雅的AI赋能智慧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智能管理的典型案例。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唯有打破学科边界、技术壁垒与制度惯性,才能实现真正的范式变革。”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冉桂琼在总结时表示,“此次研讨会的举行,为高等教育界提供了思想碰撞与实践交流的平台。” (王李科)
供图:四川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