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 四川师大附中外国语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为厚植学生家国情怀,锤炼奋斗精神,丰富学生的户外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外国语学校组织2023级和2024级同学赴乐山夹江县开展沉浸式研学实践。本次研学创新构建“科学家精神培育+家国情怀涵养+数字素养提升”三维教育体系,通过核潜艇基地、非遗工坊、数字体验中心三大场景,让同学们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感悟科学家精神,汲取奋斗力量。
当日,在带队教官的引导下,同学们有序登上大巴,开启求知之旅。在数游峨眉体验中心,“数字赋能山河志,双遗守护少年行”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同学们静下心来,侧耳聆听专业讲解,了解峨眉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观赏峨眉的秀丽风光,从云雾缭绕的山峦到古老神秘的寺庙;细细品味峨眉的特色文化,感受其独特魅力。
在夹江阳光素质教育基地,野炊环节成为同学们大显身手的舞台。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分工明确。伴随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炊烟袅袅升起,弥漫在基地的上空。在享受美味午餐的同时,大家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午餐,更是大家携手努力的成果,是团队默契的见证。随后,同学们还进行了手工创作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制作发夹、编织纸藤、创作版画、体验扎染,于指尖技艺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铸创意匠心。
其间,研学队伍踏入了909核工业基地。同学们带着崇敬与好奇,聆听那些为核工业发展默默奉献的先驱故事,仿佛能看到他们当年奋斗的身影。走进909基地主要建筑设施,同学们近距离感受核工业的神秘与庄严,了解其独特的构造与功能。
“本次沉浸式红色教育实践,通过场景化教学与项目式学习,构建起‘认知-实践-创新’三位一体培养体系。同学们在实践中触摸历史肌理,在团队合作攻关中淬炼协作能力,在创意成果展示中激活创新思维。”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附外学子以红色基因铸魂、以实干精神赋能,在时代征程中续写青春华章!(图/文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外国语学校)